这里四季分明、舒适宜居,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等称号;这里物产丰富,地上有产业、地下有矿产、山上有水果、海中有水产;这里还有勤劳、智慧、勇敢的胶东人民……近日,由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推出的融媒体访谈节目《突破·新局——高质量发展看山东》走进烟台,带观众一起感受这座“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独特魅力。
稳固“压舱石”,实现向质效双优的制造业强市跨越
数据显示,2020年烟台市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了一番,达到781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美元。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山东自贸试验区“三区”之一、山东国际招商产业园“三园”之一,烟台“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31.5%,先进结构材料、生物医药入选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腾讯云、京东云、橙色云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建设,市场主体也从56.3万户增加到93.7万户,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73个,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10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稳居全省第二位,拥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因工而兴、因工而强”的烟台目前已经形成了涵盖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拥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17家百亿级企业,产业集群突破发展,骨干企业龙头高昂,制造业独领风骚。
“十四五”时期是烟台由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跨越的关键时期。在烟台市委副秘书长、财经办主任,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松杰看来,作为烟台经济的“压舱石”,制造业成就了烟台的昨天,左右着烟台的今天,决定着烟台的明天。
5月的芝罘湾,海风涤荡,碧浪扬帆。
能在12级台风中牢牢钉在作业海域进行钻采可燃冰的“蓝鲸1号”、全球最大的第七代双钻塔超深水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等“大国重器”就诞生于这里;工信部全国五大海洋建造基地之一,全国最大海上深水油气平台建造基地等桂冠也花落此处;国内交付的半潜式钻井平台80%从这里驶出……经过多年发展,烟台海工装备制造业已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的优势品牌及产品,形成了以中集来福士、杰端集团、蓬莱中柏京鲁船业、蓬莱巨涛重工等为骨干的海工制造企业集群。
图/“十四五”时期,烟台加快培育海工装备制造全产业链集群。
再将视线转移到芝罘区幸福南路,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老旧生产装置的身影已经荡然无存。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设备上的每一颗螺丝钉,都是漂洋过海从国外引进的。今天,通过自主创新,不久前刚凭借100.41亿元净利润蝉联鲁股“盈利王”的万华化学,已经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高端化工品诸多领域,打破了国外垄断,重塑了行业的国际竞争格局。夜晚俯瞰,面积10倍于老厂区、崭新的万华烟台工业园,正见证着烟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段传奇。
烟台市发展改革委总工程师王旭明表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高质量产业。目前,烟台已经拥有11个产业集群,其中包括先进结构材料、生物医药2个国家级,海工装备、核电装备2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7个“雁阵形”产业集群。“烟台制造”正助力中国航天、海工、核电、高铁等“大国重器”走向世界。
“十四五”时期,围绕制造业跨越发展,烟台在不断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同时,紧紧围绕产业链和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做文章。今年,烟台市谋划确定了482个市级重点项目,比前两年市级重点项目数量之和还要多,总投资达到了10206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实现了数量、体量的历史性突破。其中,省级重点项目有123个。烟台将以这些优质项目突破带动制造业升级,加快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2500亿新蓝图“向海图强”,建成富有特色的海洋经济大市
从地理位置来看,烟台横跨黄、渤海,海岸线长,海域面积相当于陆域面积的两倍,发展海洋经济具有独特的优势,深耕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二产”,同样有基础、有实力、有潜力。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作为山东乃至北方最早开埠的城市,近年来,烟台市把海洋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启动了向海而立、依海而兴的“蓝色引擎”,着力描绘耕海牧渔、向海图强的蔚蓝画卷。
实施“4带、10点、100箱”示范工程,“耕海1号”开创“蓝色粮仓+蓝色文旅”海洋牧场发展新模式,注资8亿元成立的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投入运营……加快建设山东海洋牧场综合试点先行先试区,烟台全力打造海洋牧场示范之城。目前,全市已拥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30处,其中国家级14处,占全国的1/8,各类海洋牧场建设面积达到110万亩,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
图/2020年7月10日,全国首个智能化多功能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耕海1号”落户烟台。
潮平岸阔风正劲,扬帆起航正逢时。
烟台市委副秘书长、财经办主任,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松杰表示,“十四五”时期,烟台“经略海洋”的思路非常清晰,那就是推进现代海洋渔业、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文化旅游、海洋交通运输、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六大海洋产业实现突破;保护好1000多公里海岸线,推进蓬长一体化发展,完善养马岛至三山岛由东到西200多公里滨海一体化运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仙境海岸”;围绕构建“一核引领、两翼突破、七湾联动”的陆海统筹发展格局,打造海洋牧场示范之城、海工装备制造之城、海洋旅游品牌之城、海洋环境优美之城。力争到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元,基本建成富有特色的海洋经济大市。
“十四五”时期,是烟台厚积薄发、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未来5年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元台阶,不断巩固在全省“三核”城市中的地位,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围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13项战略任务,烟台正凝心聚力向前、行稳致远,一步一个脚印把规划蓝图变为美好现实。